top of page
作家相片臨床心理學家 廖嘉敏女士

【公主病】失落於民間的「公主」「王子」!心理學家解構公主病、王子病的成因及特質


這天,診症室來了一位很苦惱的媽媽,擔心女兒被家人溺愛變得過份依賴,想問如何減輕她的「公主病」。「公主病」這個名詞坊間已經流傳很久,在診症室裡也不時聽到某老公、某男友、某閏蜜投訴某女生有「公主病」,即是指對方刁蠻無理,要人服侍遷就,不合心意便亂發脾氣。男版則被叫做「王子病」。不過,兩者都是坊間名目,並非真正的醫學名詞呢!


「公主」「王子」的成因和特質

除了先天的因素外,他們性格特質背後的成因往往可以追溯至童年或青少年期:


1. 依賴性強

父母過於呵護備至,自小代為打點各項生活細節,長久下來,便缺乏了能力和動力去籌謀自己的事,養成依賴心態,意志力、抗逆力和責任感都無法好好培養。內心住了個未能隨年歲長大的孩子,時刻需要確保有人為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
2.情緒管控弱

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,孩子很自然會發脾氣以示不滿。如果照顧者未能引導孩子理解和處理情緒,甚至為了息事寧人而滿足所有要求,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便會薄弱。日後遇到別人不遷就自己時,只懂發脾氣,甚至做出衝動魯莽的行為迫別人就範。


3. 自我中心

自小被長輩捧在掌心,或者因為外形討好、某些條件比較優越而吸引異性主動獻殷勤,久而久之習慣了別人圍著自己團團轉,認為別人隨時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標準是最理所當然的事。而且他們不太能感受別人的情緒,容易開口傷人。


4. 缺乏安全感

在被過度依戀的外在條件下,個人的身份意識未有健康地發展,内心容易缺乏安全感,害怕孤單,一旦感覺對方不視自己為世界的中心、或偵察到對方起異心時,便不惜用盡方法讓對方回頭。


5. 自我優越感

自小被過度稱讚,形成自我感覺膨漲。每當遇到問題時從不認為自己有錯,只期待別人收拾殘局。


成為「公主」、「王子」的代價

當然,一般人都無法持久地遷就有以上特質的人,所以他們在讀書、交朋友、工作、拍拖、婚姻上都好容易觸礁。而且,由於當事人往往不自覺問題所在,弄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總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,為什麼自己要跌落凡間受苦受難,所以經常感到鬱鬱不樂和氣結,容易引發情緒問題如焦慮、抑鬱症等。

治療「公主」、「王子」的丹藥

要治療公主王子扭曲的性格特質,最重要是讓當時人醒覺「是時候長大了」。不過,說教或是太理性的討論,對於太著重個人感受的人來說,通常都不得要領。治療中,透過回顧這種待人接物的模式所帶來的情感痛苦和挫敗,可能會讓當事人領悟這種模式帶來的代價,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有權利去追尋喜愛的生活方式。如果硬要別人停下來為自己的人生勞役,最後別人多會越走越遠。另外,透過鼓勵當事人實踐新的行為模式,建立解難的信心和提升責任感,可減低依賴別人的需要。藥物雖然不能改變性格,但要是嚴重到出現情緒病時,也可以幫助舒緩病徵。

不過,預防始終勝於治療,下一篇跟家長和照顧者分享一下如何避免養出「公主」「王子」!



撰文:廖嘉敏女士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


23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